一家“乡镇”企业的硬核发展 解码圣泉集团的材料密码
访问次数 : 发布时间 :2025-10-10
编者按:
为全面展现我省“十四五”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,彰显辖区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作为与突出贡献,协会联合大众网推出“从上市公司看山东经济的‘新’与‘变’”专题报道活动。本次活动聚焦辖区上市公司近年来实施的新项目、研发的新产品、突破的新技术,通过鲜活案例和生动实践,突出“新”与“变”的鲜明主题,展现辖区上市公司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勇立潮头、敢为人先的奋进姿态与创新精神。
在济南章丘刁镇这片孕育了“一代儒商”孟洛川的土地上,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1979年的初创企业,成长为如今总资产145亿元、员工4000余人的全球化新材料大型企业。2021年8月敲响的沪市主板上市钟声,产业版图覆盖生物质精炼、电子化学品、新能源、酚醛树脂及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。
太空与陆地的“材料密码”尖端领域的山东材料
当“神舟”飞船穿越大气层,返回舱表面那层耐受上千摄氏度高温的“护身铠甲”——圣泉酚醛空心微球,始终是太空之旅的可靠守护者。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九号,十余次飞天壮举中,圣泉集团的酚醛树脂从未缺席,以极致保温和耐热性能为航天器筑牢防护屏障。

陆地上的“中国速度”,“复兴号”高铁在铁轨上疾驰如飞,既要实现车身轻量化以提升能效,又要满足严苛的防火安全标准。这份“鱼与熊掌兼得”的工艺,源自圣泉特种复合材料的精妙支撑,在减重与防火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点。就连第四代核电站的核燃料包覆材料,也有着“圣泉制造”的身影。
与此同时,圣泉集团在电子化学品领域正开足马力释放产能,构建覆盖电子级酚醛树脂、特种环氧树脂、PPO/OPE、碳氢树脂、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等材料成为半导体封装胶膜、封装载板、高速PCB的核心基材,成功斩获华为PCB领域技术突破奖,其中1000吨/年PPO树脂产线、100吨/年碳氢树脂产线相继建成投产,产品性能达到5G/6G高频高速覆铜板要求,满足AI服务器芯片封装的低损耗需求。如今的圣泉集团已跻身中国电子材料产业十强行列。
秸秆里的“绿色金矿”生物质产业的创新
在大庆圣泉的生产车间,很难想象纤维素制品、高纯度的生物甲醇,竟源自田间地头的玉米秸秆。这项自主研发的“圣泉法”生物质精炼技术,像一把精密的“分子剪刀”,将秸秆中的纤维素、半纤维素、木质素三大组分高效分离,转化成上百种绿色产品,让秸秆综合利用率突破95%。

圣泉酚醛空心微球
在大庆100万吨/年生物质精炼一体化项目的厂区,一期项目年处理秸秆50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60-70万吨,主要生产纸浆、硬碳负极、生物甲醇等绿色产品。这里产出的生物甲醇作为船舶燃料,较传统燃料降低碳排放89.76%;用竹子、蔗渣、芦苇、稻草、玉米秸秆等做的可降解纸模塑,在自然环境中180天就能完全降解。
多孔碳的“七十二变”圣泉解锁电池材料新形态
圣泉在新能源材料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。依托集团树脂制备工艺与生物质精炼技术,研发团队成功解锁多孔碳材料的“多元形态”,无论是完美球形、类球形还是块状无规则形,都能精准调控微孔介孔结构,让硅碳材料在电池中发挥极致性能。随着千吨级产线投产,硅碳克容量成本有望低于石墨,数据证明其高首效产品在0.8V下效能突破88%,高容量产品同电压下能够达到2300mAh/g。这意味着未来电动汽车续航更长、手机充电更快。

多孔碳
据了解,圣泉集团酚醛树脂产销规模稳居全球前列,摘得工信部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”与“工业碳达峰领跑者”双桂冠;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被联合国工发组织列为“全球创新示范”,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技术的窗口。这一切的背后,是1200余项专利构筑的“技术护城河”,每一项专利都凝结着科研人员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坚守。
从田间秸秆到航天材料,从章丘刁镇到全球舞台,圣泉集团用四十余年的坚守证明,真正的创新,既能仰望星空探索未知,也能脚踏实地赋能民生。在这场新材料革命的浪潮中,这家从章丘走出的企业,正以全球领跑者的姿态,书写着属于中国制造业的绿色答卷。
来源:海报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