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港以创新为钥 开启传统港口“智变之路”

访问次数 : 发布时间 :2025-10-10

编者按:
       为全面展现我省“十四五”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,彰显辖区上市公司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作为与突出贡献,协会联合大众网推出“从上市公司看山东经济的‘新’与‘变’”专题报道活动。本次活动聚焦辖区上市公司近年来实施的新项目、研发的新产品、突破的新技术,通过鲜活案例和生动实践,突出“新”与“变”的鲜明主题,展现辖区上市公司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勇立潮头、敢为人先的奋进姿态与创新精神。

  “日照港是改革开放后新建的港口,近年来推进科技创新,将传统港口改造升级为现代化港口,不仅货物吞吐量跻身全国前列,还积累了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验,值得肯定。”

  日照港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,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从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突破,到全货类适用、全流程互通、全系统智能的大宗干散货作业体系的转型,一项项见“新”见“质”的创新成果,推动传统港口向智慧绿色港口迭代升级。


日照港建成投用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一阶段

  创新“强引擎”

  集装箱码头,破解世界难题的“低成本改造”范式

  在集装箱码头,远控岸桥高效装卸,自动化轨道吊有序调度—这一场景的背后,是日照港对传统码头智慧化改造的原创性突破。

  日照港在传统码头基础上,创造性采用“远控岸桥+智能导引运输车+自动化轨道吊”模式,建成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,单机平均效率提升50%,码头综合成本降低70%,为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提供新路径。


日照港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

  近几年,日照港再推重磅创新,全国产、全自主的集装箱码头核心生产系统(A-TOS)正式上线,深度适配“标准外贸+灵活内贸”“传统+自动化协同作业”等复杂场景,实现从装卸到调度全流程资源整合;投入智能导引运输车,利用“5G+北斗”高精定位技术,为集装箱安全高效作业提供坚实保障;自主研发“集装箱双悬臂轻量化轨道吊”,突破传统设备自重大、能耗高等瓶颈,为传统码头改造升级写下新注脚。


日照港顺岸开放式集装箱码头自动化轨道吊司机

  智慧“新方案”

  大宗干散货,全流程无人化的“智慧革命”

  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一阶段项目落地,一场覆盖70余种货类、200余条作业流程的“全流程无人化革命”就此展开,为推动干散货港口智慧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新方案。


日照港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作业区流程化作业

  日照港首创全货类适用、全流程互通、全系统智能的大宗干散货作业体系,依托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宗干散货全域智慧管控系统(B-TOS)和国内领先的火车装车楼系统,攻克人工摘钩和清车行业难题,实现了“从卸船到装车”“从卸车到装船”全流程自动化贯通,多设备“一键启动”,系统作业效率提升超30%,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。


日照港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作业区卸船机司机

  日照港研发投用首台全国产自动化粮食连续卸船机,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实现100%国产化,创新集成“集料螺旋取料”“动态无尘转料”等四大技术,最大卸船效率达1500吨/小时。粮食码头数字孪生平台成为“智慧大脑”,实现“一屏统览、全局可控”,让粮食储运从“粗放管理”迈入“智能调度”时代。

日照港全国产自动化粮食连续卸船机

  绿色“新生态”,奋力擘画美丽答卷

  日照港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用能体系,坚持“风光储一体化”能源结构发展,扩大风能、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,推广船舶岸电设施使用,实施“油改电”“油改气”改造,以技术创新提升发展“含绿量”;创新性地将“园林式”港口建设理念融入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中,统筹绿化景观布局,协调港区整体风貌。目前,港区总绿化面积达191余万平方米,已形成港区公园100余个,实现串珠成链、融景成园,打造“蓝绿交织、港景交融”的生态港口形象。

  日照港4个码头分别获得“中国绿色港口”“亚太绿色港口”荣誉称号,石臼港区南作业区成为国内首家以大作业区整体获评“亚太绿色港区”的区域,以实际行动绘就港口绿色发展新画卷。


日照港高标准打造“园林式”港口

  大潮涌起,风正帆悬。日照港将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,坚持创新驱动绿色低碳,在蔚蓝海岸线上书写着更多“行业首创”,为传统港口智慧化转型贡献源源不断的“日照港方案”。





      来源:海报新闻